創新農法助賴索托社區迎戰氣候變遷

位於賴索托莫霍特隆(Mokhotlong)的偏遠地區,一個名為馬薩冷(Masaleng)的小型社區每天都面臨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,該地區經常遭受強風和乾旱的侵襲,導致居民難以維持生計,蔓特波恆.圖帕(Manteboheng Thupa)是當地一位堅強的婦女,撫養著九個孩子,她的生活也深受極端天氣的嚴重影響。

「身處此刻氣候變遷的時代,生活真的很艱難,」蔓特波恆說,「我很難餵飽孩子們,特別在冬天,農作物都枯萎了,我們就沒東西吃。」

蔓特波恆的處境在馬薩冷非常普遍,儘管她努力種植作物,長年乾旱與缺水使得耕作幾乎無法進行。為了生計,她不得不長途跋涉取水來灌溉菜園,但水分經常流失,導致作物歉收,一家人只能挨餓。

賴索托世界展望會注意到馬薩冷的困境,透過與當地宗教團體合作的環境管理和氣候方案,為社區進行脆弱性評估。這項方案旨在培力宗教領袖,讓他們能夠促進家庭和社區的韌力,包括讓兒童參與氣候變遷調適與緩解的行動計畫。

蔓特波恆在訓練期間努力學習,展現了改善家境的決心。受到新技術示範的啟發後,她決定在自己的菜園中實施雙層溝渠園藝法,她對這項技術充滿信心,並對未來抱持樂觀和希望。「我之前不知道即使在冬季也能種植作物,因為我以前從未成功過。」曼特波亨表示,「透過雙層溝渠園藝法,我期待也相信我能在一年四季、以及未來的許多年裡養活我的九個孩子。」

此一創新技術大幅改善蔓特波亨的生活,讓她即使面對氣候變遷的不利影響時,也能為家人提供所需的糧食,如今,她的家庭擁有穩定的糧食供應,保障了孩子們的福祉和未來。

馬薩冷社區與當地宗教團體合作的環境管理和氣候方案,成功展示社區應對氣候變遷的有效方法,透過合作、教育和奉獻,像曼特波亨這樣的家庭也能克服挑戰,且有韌力回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。

賴索托在2024年遭遇糧食短缺,當時主要由聖嬰現象(El Niño)引起的乾旱所致,因此採用氣候智慧型農業技術變得極為重要。馬薩冷採用的雙層溝渠園藝法,在這場危機中成為希望的燈塔,隨著賴索托各地面臨氣候變遷的影響,這項創新且永續的農耕技術不僅有顯著的益處,更是生存所需。

賴索托世界展望會聯合政府及夥伴組織,呼籲所有社區採用氣候智慧型農業技術,透過這些措施,賴索托在農業領域能更有韌力,有效回應環境挑戰,並確保後代子孫的糧食安全。馬薩冷的故事告訴我們,即使面對看似無法克服的困難,只要運用正確的知識和技術,將危機化為轉機,社區不僅可以生存,還能蓬勃發展,為我們打造一個永續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