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盪十年,世界展望會在馬利建造和平

位於西部非洲的馬利是聯合國維和部隊人數第四多的國家,2012年開始陷入嚴重動盪,至今衝突未解,「屠村」、「極端勢力」、「政變」,是跟在馬利新聞後的常見關鍵字。

就算在新冠疫情期間,武裝團體的攻擊依然層出不窮。」馬利世界展望會中北部事工營運經理達嘎.達布(Daga Dabou)表示,當地的動盪源自分離主義、部族衝突、極端組織和氣候變遷等多重因素,「近年氣候變遷影響農地收成,各部族為了爭奪可耕種的土地而產生衝突;另一方面,作物歉收讓年輕人無法工作,更容易被極端組織說服而加入。各類因素交錯成為惡性循環。」

即使衝突並非天天發生,但只要武裝攻擊來到,全村居民就得為保命而奔逃。失去安穩生活,讓馬利每8名國小學齡兒童就有1名沒上學,缺乏糧食、飲水、生計更是許多家庭的日常。

活在戰爭中是什麼樣子?就是你難以計畫明天會發生什麼事,孩子也難以想像長大的模樣。

在動盪中建造和平

從事人道救援工作超過12年,馬利世界展望會緊急救援處長西蒙.梅尼(Simon Mane)看過太多在戰爭中失去所有的人:「每一天,我都能看見兒童、婦女、長者、身心障礙者正在受苦,他們的村莊遭受攻擊,被迫流離失所、毫無依靠。」這些情景深深觸動他的心,驅使他在複雜且多變的環境中,帶領團隊為飽受戰火蹂躪的人群提供援助。

在西蒙經歷的無數挑戰中,印象最深刻是兩年前在馬利中部邦卡斯縣(Bankass)的救援行動,當時村莊遭受攻擊,全村房屋幾乎被燒毀,750人沒有住處和食物,只能仰賴外援。「雖然我們與當地社區領袖合作,完成救援計畫的評估與制訂,但在決定運糧食到村莊的前一刻,又遇到挑戰:武裝團體封鎖通往村莊的道路,我們進不去了。」西蒙與地方政府、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合作,跟武裝團體展開斡旋,「花了三天,終於對方答應開放道路,但只給我們半天時間,來完成原訂一整天要做的救援工作。」西蒙表示,這項任務十分困難,但他與同事使命必達,「我們用半天幫助了750位失去所有、在飢餓中掙扎的村民!」

除了即時救援,西蒙和團隊成員更期盼解決長期動盪的根本原因,他們運用世界展望會的「和平建造方案」,讓不同種族、不同宗教的對立雙方,可以從找到共通點開始,一步步邁向和平之路。

我們邀請社區裡的各宗教領袖先參加培訓,透過討論及互動式活動,找出彼此相同之處,也將他們的目光從長年衝突移開,改為關注最脆弱族群的需要。」西蒙分享,這些領袖完成培訓後,就回到村落去訓練其他居民。展望會也舉辦足球賽等活動,讓各村莊居民有機會增進對彼此的了解,「這些活動非常成功!不僅有基督教領袖和穆斯林領袖因此成為朋友,居民們也漸漸放下成見,談論和平建造方案如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。」

理解與對話

目前和平建造方案只在馬利部分區域推動,當地層出不窮的衝突、雨季變短造成的存糧不足,以及今年初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(ECOWAS)對馬利的經濟制裁,也使世界展望會人道救援工作的推行更加困難。

雖然眼前挑戰巨大,西蒙仍期許自己和團隊能盡力搶救最脆弱的人群。「我常常想,如果我和這些飽受衝突威脅的人易地而處,我會希望別人如何待我?」西蒙說,那時他肯定期待有人能拉他一把,陪著他回到生活正軌。「我所服務的人群身處的困境,並不是由他們自己造成,所以我總提醒自己,任何服務都一定要維護受助者的尊嚴。」

無論在馬利、敘利亞或烏克蘭,那些活在戰爭中的人,其實都是和你我一樣的人類,他們被困在不是自己發起的動亂裡,仍嘗試掙脫桎梏,盼望讓斷壁殘垣的內心與家鄉,重新恢復成戰爭爆發前的模樣。而他們需要的,除了幫助,更是理解與對話。